我的耳朵又湿又痒,但是没有挖出耳垢。到底是怎么回事?外耳道湿润发痒,主要归因于外耳道真菌病。致病真菌种类很多,曲霉菌,青霉菌和念珠菌更为常见。游泳,淋浴,耳中滴注各种抗菌药物以及挖耳损伤都是诱发因素。
外耳道真菌病表现为耳朵瘙痒,肿胀感以及早期的少量水样分泌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外耳道的皮肤脱落并与菌丝体形成结皮。当外耳道阻塞或覆盖在鼓膜表面时,可能会发生听力损失和耳鸣。如果伴有细菌感染,会导致外耳道肿胀和疼痛。
我们检查患者的外耳道。通常在外耳道的深处会看到白色,灰色,黄色或烟熏黑的霉菌,例如薄膜,有时呈管状或块状。将样品放在载玻片上,滴加少量10%的氢氧化钾溶液并适当加热,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菌丝体或孢子。此时,诊断是明确的。通常,可以通过将少许3%的水杨酸酒精溶液滴入外耳道中,或用棉签将少量迪康宁乳膏或克霉唑软膏涂在外耳道上进行治疗。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外耳道真菌病。
请勿经常采耳。频繁的采耳可能会将真菌人为地带入外耳道,并且耳垢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且经常被清理,这也使耳道失去了保护性屏障。
保持耳朵内干燥。保持外耳道干燥,不要为潮湿的真菌生长提供土壤。如果在游泳或洗头时水进入外耳道,您可以将头朝着进入水的耳朵倾斜,并朝向地面,然后用一只脚在同一侧跳数次,以使水在您的耳朵中流动摇晃时熄灭。
不要滥用抗生素在外耳道中长期滴注抗生素很容易引起真菌感染。细菌和真菌具有拮抗作用。如果抗生素使用过多,细菌将被抑制,真菌将繁殖。因此,没有明确的细菌感染指征,也没有医生的指导,不要滥用抗生素。
(责任编辑:药械网www.yaoxie.com)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