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磅!国家卫健委宣布,三级医院巡查开始了
11月21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印发关于《大型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19—2022年度)》。方案通知,本次巡查范围原则上为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社会办医院按照管理原则参照执行。巡查重点除公立医院党建、队伍管理、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外,更要求重点巡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工作情况。
2、药店分级管理正式落地,一大批药店不能卖处方药、中药饮片!
近日,山东省发布《山东省药品零售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办法》正式稿,明确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此前(今年9月17日),山东省药监局就曾发布针对征求意见稿。此次正式稿略有修改:“仅经营药食同源类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精制包装中药饮片,且不拆零销售的二类店、三类店,可不增加“中药饮片”经营范围。”
4+7集采间接拉低了药店相关药品价格,而分级管理则让一些药店失去处方药、中药饮片的销售资格,如此一来,药店非但享受不了处方外流的红利,反而逐渐被边缘化,同时,国家医保局一直着力打击骗保,可以说,当前零售药店危机四伏。
3、大批公立医院,不结药款了
日前,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明确,2020年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扩大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和使用药品品种范围。综合医改试点省份要率先推进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货款,其他省份也要积极探索。
长期以来,医院回款是整个医保支付环节中的最慢一环,导致企业出于成本考虑降价空间有限,而目前的医改方向,就是要降低药价惠济民生,所以医保出手直接付款,目的是推动更大范围内的改革。
4、确认!华为销售医疗器械
近日,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了医疗器械(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等业务。
针对入局医疗器械市场,华为方面回应称,华为会做与医疗设备连接的设备;在这一基础上,未来可能会和合作者为市场提供健康医疗辅助解决方案。
华为云医疗健康总监张绍蔚也曾表示,“华为云,抓住本质,志在长远,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和可持续演进的云服务,满足快速变化的客户需求。”可以看出,不管是医院还是医械领域、还是近在咫尺的5G,在未来,华为在医疗圈的动作都不会停下来。
5、风暴!地方卫计委的招标采购被市场监管局查了
日前,新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天内连发两则通报,通报内容均是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纠正原地方卫计委、医院管理委员会滥用行政权力,在公立医院药耗配送业务中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众所周知,医药圈现阶段反垄断的重点之一,则是滥用行政权力,垄断、指定配送采购,限制医疗机构的自主选择配送权和招标权。我们真心期望,在行政机关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能够更加公平合理,给每个药械市场从业者、参与者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
6、282个品种降价超90%后,耗材两票制、高耗“带量采购”要全省实施!
近日,广东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公示和确认珠海市医疗机构第三批医用耗材限价的通知》。自今年10月8日发布首批医用耗材限价通知,珠海已在全省率先启动对医疗耗材“大杀价”试点。
作为广东省最早试点耗材“两票制”的省份,珠海市早在2016年就明确专科医用耗材、检验试剂配送企业遴选,投标企业必须执行耗材“两票制”。而耗材“两票制”下的统一配送,直接推动珠海市的公立医院耗材配送逐步向头部集中。
未来,在广东省甚至是全国,手里没有医院终端资源的中小流通企业将生存愈发困难。流通领域也将会直面医疗机构压制上游工商业、配送商业必须“让利”的局面。
7、701个品规,院内院外一个价!药店议价将在上海开启
酝酿一年之久的上海限药店全面挂网议价终于进入实质阶段,第一批701个药品品规将于11月25日正式开始议价。对于药企而言,在布局院内院外双跨市场的阶段,遭遇上海这一波议价,同一药品在医保的采购、支付下将统一价格体系。
8、带量采购落选品种大降价,结果公示了!
11月19日,山西省药械集中招标采购中心发布《关于公示联盟地区 (山西省) 药品集中采购品种未中选药品梯度降价企业报价结果(第一批)的通知》,基本上带量采购中标产品的原研药、国产仿制药的价格全有了,相应竞争格局也一目了然。从挂网采购结果来看,市场对于带量采购剩余市场争夺可说是十分激烈。
9、向“以耗养医”宣战 湖南省出台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实施方案
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价格虚高、过度使用、质量参差不齐一直为社会各界所诟病,是群众“看病贵”问题中的症结之一。为治理这些问题,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实施方案》,向“以耗养医”宣战。
针对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价格虚高的问题,《方案》中拿出多条强有力的措施。如明确年底前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这意味着最迟到明年,全省公立医院的医用耗材将全部实行“零差率”,患者在医用耗材上的支出将随之降低。
10、282亿!101家药企研发费用曝光,三巨头豪掷百亿,恒瑞3个月“砸”了14亿
近年来,在政策驱动下,研发创新成为医药行业发展主旋律。近日,上市公司2019年三季度业绩报告的披露已接近尾声,据不完全统计,A股及港股上市药企中,研发费用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有101家,其中56家药企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超过1亿元,百济神州、恒瑞、复星3家药企合计近百亿;8成药企研发投入同比有所增长,14家药企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10%,信立泰、康缘药业等7家药企亮了。
11、知名药企,裁撤员工320人
11月19日,外媒FiercePharma报道,继上周在东海岸披露了裁员近150人的消息后,安进公司表示将在总部和其他业务领域裁员172人,也就是说,安进两周内裁员近320人。据了解,此次裁员涉及研发、运营
和销售部门,大多数为基层员工,裁员将于12月31日生效。
业内有观点表示:中国生物技术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对新能力的要求(包括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能力)也日益提高。在新产品上市、产品定价和医保准入、医学以及研发方面取得成功,医药企业在各个职能部门和技能上都亟须补充人才。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