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短缺近几年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议案和提案中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儿童用药问题。目前我国儿童用药依然面临着生产厂家少、品种少、适宜剂型少的“三少”局面,由此带来的用药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据了解,儿童用药目前出现普遍“成人化”现象,只能在成人剂型的基础之上减轻分量服用。北京儿童医院联合全国15家大型儿童医疗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药品在儿科使用时没有明确标注儿童的用法和用量。
南京市儿童医院院长 黄松明:
儿童用药不是他的体重是我的1/10,我就应该用1/10的量,他的体重是1/5,我就用1/5的量。这个就是我们现在儿科一直在呼吁的,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小版,他有特殊的生理状态,儿童有特殊的药代动力学,以及安全的毒理学的东西,这块相对来讲比较薄弱的。
儿童用药短缺给儿童健康带来了巨大隐患,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2.5%,是成人的2倍。在儿童群体中,药物中毒占所有中毒就诊儿童的比例近年来一直在上升,目前已超过70%,因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3万名儿童造成耳聋。
三大原因致短缺 研发仍需政策扶持
儿童与成人相比不只是个子小、体重轻,两者的本质区别则在于儿童机体许多脏器功能都没有发育完善,对药品的适应性要求也更加苛刻。
近日举行的中国儿童用药安全大会上,专家们指出三大原因导致儿童用药短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首先,我国针对儿童药品的立法不足。我国没有专门的针对儿童药品的法律。
第二,儿童药品的研发成本接近成人药的两倍,而且研发风险大、价格难以补偿,因此相关机构和企业对儿童药品研发积极性不高。
第三,临床试验难度较大,绝大多数父母不愿意将孩子作为临床受试者。
从2013年以来,儿童用药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措施,但从产业角度,国家政策带来的推动很多还没有落到实处。
儿童用药五个误区须警惕
儿童用药不当除了客观原因,也有一些是家长用药安全观念和行为上的主观原因。
调查显示,80%以上的家长都存在用药误区,了解一下给孩子吃药最容易犯哪5个错误。
1、把药溶于牛奶、糖水、粥汤中服用
由于牛奶、饮料、糖水等液体中含有多种物质,可能会与药物结合,影响药物的吸收,有的甚至会破坏药物的结构,从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比如糖中有较多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可与中药中的蛋白质起化学反应,混浊沉淀,致使疗效大打折扣。
2、擅自调整孩子的用药剂量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服药时,会根据自己和别人的经验,自行调整用量。临床医生指出,如果剂量不足影响药效,剂量太大会引起毒副作用,家长如果发现儿童用药效果不佳,应该及时咨询医生。
3、为了早日康复,擅自给孩子联合用药
很多家长认为药吃得多病好得快,于是中药加西药,多种药一起吃。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联合用药可能造成肝肾损伤甚至肝肾中毒。儿童联合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4、症状消失后给孩子自行停药
由于药物治疗疾病需要一个过程,症状消失并不代表疾病真正痊愈,自行停药很不科学。特别是服用抗生素,自行停药不仅可能让疾病卷土重来,还会产生耐药。
5、滥用抗生素
人类与生俱来就有一套完美的防御系统,那就是免疫力,帮助人体抵抗外来的入侵者。如果为了“预防感染”而给孩子过多使用抗生素,反而会弄巧成拙,可能改变免疫功能和神经系统。
最后,还要再重点强调,孩子身体状况出现异常时,家长千万不要盲目用药,一定要尽早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护理。
普天药械网是第三方药械B2B电商平台,不是经销商、代理商、供应商 。
普天定位:全国民营医院阳光采购平台暨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对象:采购商、供应商(包括二手商品)、物流配送企业、金融机构等。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