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问,1个月前,我家的小宝宝出世了。我听从医生的建议,用母乳进行喂养。可他自从出生后,就开始发生黄疸,并且黄疸逐渐加重。我带孩子去医院,医生说他患的是“母乳性黄疸”。请问:何为母乳性黄疸?为什么用母乳喂养会使孩子发生黄疸呢?此病如何治疗?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的2—3天内会出现黄疸。1周后,黄疸会自行消退。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叫新生儿黄疸。而有些用母乳喂养、发育状况良好的新生儿,发生黄疸后,却迟迟不退。这可能就是患了母乳性黄疸。那么,用母乳喂养新生儿怎么会发生黄疸呢?
从临床研究的情况看,导致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原因,至今还不很清楚。但有学者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初乳中含有较高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有关。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入小儿体内后,可增加小儿胆道对胆红素的重吸收。这就会使其血中的胆红素含量越来越多,形成高胆红素血症,从而使小儿出现黄疸。
患母乳性黄疸小儿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大便为黄色,黄疸可持续1—2个月。家长应把母乳性黄疸与肝炎、新生儿溶血病相区别。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