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阳气可以温养全身组织并维护脏腑功能。阳气足使人精神饱满、身体强壮,阳气虚则生理功能容易出现减弱或衰退。广州市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高三德介绍,此时气候既有春末的潮湿,又有初夏的湿热。湿重于热是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湿邪侵袭肌表,疲倦易困。因此,初夏养生调理应以养阳气、健脾胃、祛湿浊为重点,六点养生要诀要记住!
1.不宜过度贪凉饮冷
为了在春季和夏季滋养阳气,日常应保持高温和高温,并应谨慎食用所有冷的东西。特别是在太阳升起的初夏,寒冷的饮食会直接损害人体的阳气,大大削弱人体的抗寒能力,而冬季则不会耐寒。此外,冷,凉的饮食会损害肠胃,削弱消化吸收功能,无法跟上营养。盛夏,人体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此外,不要太贪图酷。长时间呆在空调房中或在风中过夜会严重损害您的健康。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最好不超过5℃,室内空调温度不应该低于25℃。
2.初夏饮食适合健脾除湿
此时,气候从潮湿变为闷热。湿度比热量重,或者热量和湿度的混合非常麻烦。选择清淡的食物,例如鸭肉,cru鱼,虾,瘦肉,食用蘑菇(香菇,蘑菇,牡蛎蘑菇,银耳等)。汤中的传统中药材应用于补脾,除湿,如山药,子,扁豆,小米等,以帮助人体除湿。即使天气清澈,也不要太冷,也可以使用潮湿的食物,例如大麦,红豆,玉米丝,t。胃寒的人可以添加生姜和橘皮来补气和健胃,即使热量被清除,脾阳也不会受到损害。
3.运动会产生阳气并增强内脏
进入夏季,通常是早晨六点钟,人们也应该及时起床,站立或练习,呼吸和吐出,以帮助增加阳气。运动强度可以适当增加。所谓运动产生阳气。只有运动,才能更好地促进阳气,增强内脏功能。
但是,在初夏阳光不强的情况下,建议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以防止过度疲劳和排汗。大三学生的道德观念建议,通过步行或慢跑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另外,由于当前的雨水和湿气,在运动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潮和防滑,以免造成运动伤害。
4.强调心理调节
夏季开始后,天气转热时,人们的思想容易受到干扰,人们会感到不安。因此,人们应特别注意精神调理,加强心脏的保养,尤其是老年人不应过分情绪化,保持愉快的心情,放松身心,避免喜出望外的悲伤。
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安心。因此,在夏季,您应该早睡早起,适当的午睡以补充睡眠不足,也可以有效地预防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其他心脏病的发生。午睡时间通常应在午餐后15-30分钟,并且应保持俯卧姿势。午睡时间不应太长,建议睡前不喝酒,咖啡,浓茶等。
5.小心口腔疾病
夏天不仅变热,而且湿度也很高,这是肠道传染病和皮肤病的高峰期。因此,夏季市民在预防中暑和降温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常见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不妨多吃一些清热利湿的食物,例如西瓜,苦瓜,桃,乌木,草莓,番茄,黄瓜,绿豆等。但是必须清洗未加工的水果和蔬菜,以防止夏季肠道感染。鱼,蛋,肉和其他食物应保持新鲜和保存。
在夏季,最好不要在第二天之前吃一天的食物,因为炎热潮湿的天气很容易使食物变质,并且细菌很容易生长。
6.利用冬季疾病和夏季治疗
“冬季疾病”是指冬季发生或冬季加剧的某些疾病,例如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疾病。在夏季利用缓解的发作,根据综合征进行治疗,并口服或外用一些处方。 ,例如在冬季进行艾灸,以防止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利用这种情况并加以控制通常可以用一半的努力获得两倍的结果。
(责任编辑:药械网www.yaoxie.com)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