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多家三甲医院贴出了多封匿名举报信。这些举报信的内容大致相同。举报信直指,这些医院部分科室医生和医药代表存在不正常销售关系,存在带金销售问题。举报涉及品种是来自3家国内知名药企的产品,包括麻醉药、肿瘤药等,给医生的回扣金额占到药价的12%左右,还以会议的名义给医生支付讲课费。
有的举报信指明了涉及的药品,有的举报信给出了回扣的金额或比例。有的指明医生和医药代表存在不正常销售关系,存在带金销售问题。
举报信涉及科室与回扣
“……产的抗肿瘤药物,零售价3409元一盒,癌症病人一个月治疗费用10227元,医院的肿瘤科医生,放疗科医生竟然拿每盒400回扣……”
“肿瘤科以及放疗科产出从2018年8月份开始销售至今,总计750盒有余,受贿金额高达30余万。”
“江苏……有限公司在本院有影像科相关药品、麻醉科相关药品、感染科相关品种、呼吸科药品、血液科药品、肿瘤科放疗科药品等,每卖一盒药,给处方医生药品价格12%的现金……”
举报信曝光提成率
代理商曝光终端产品营销政策及业务提成率:
举报信揭露带金销售利益链
“……医药集团在市场的销售公司,给其代理商和市场销售员,拿产品底价高开及高额提成,并唆使销售人员去医疗机构大肆推广带金销售,进行商业贿赂,为了达到销售业绩、任务指标、采取一系列跨越合规底线的非法手段,与一些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形成一条黑色利益链,覆盖多个科室等,对医生进行公关,实施贿赂,拿回扣等促销手段,让医生多开药,滥开药……”
多地医院频频出现举报信,和当前药品市场白热化竞争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日益增大的业绩压力和利益冲突下,举报信纷纷爆出。
一般来说,医药行业的举报主要分为几种情况,如果举报人是医药从业者,举报可能出于下面几个目的:
1、要挟医院方以获取利益。因为医院医生或领导收取了相应的好处,但是没有满足医药代表或者企业的需求;
2、争夺市场举报对手。药企竞品之间竞争不过对手,遂打击报复;
3、出于公益心理,想要借由举报引发相关部门跟进治理商业贿赂。
4、医院内部人士心生不满而举报。医院也是一个职场,在这个环境中也存在着利益分配与同事之间的矛盾,有些时候、有些科室,在内部利益分配不均时,可能会有人因为心生不满而选择举报。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目前整个医药行业的合规压力都在飙升,在这个敏感时期,举报信出现似乎正当时,让带金销售引发尽可能多的关注,扩大医疗腐败事件影响力。
近期,国家卫健委、中纪委等多部门陆续发文,整治医药耗材企业回扣行为。
9月2日,中纪委官网发布《以案为鉴,成都严肃整治医疗领域腐败问题》一文,直指医务人员收受管理对象红包礼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违规方式为相关人员在药品供应、设备采购谋利等违法违纪行为。
7月2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2020年医疗行业作风建设工作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从今年7月开始直到年末,将重点整治医务人员收取回扣、药企违规营销等行为。
6月5日,国家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2020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明确严肃查处收取医药耗材企业回扣行为。
医院巡查高压期
剑指医疗腐败
8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召开的巡视工作会议暨委党组2020年巡视动员部署会上,巡视组成员名单、被巡视党组织名单和巡视任务安排出炉,宣告医院巡查进入高压期。
9月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上海市公立医院巡查实施方案(2020-2022年度)》,文中表示,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了《上海市公立医院巡查实施方案(2020-2022年度)》,将对全市范围内所有二、三级公立医院;三级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二级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二级乙等综合医院、二级专科医院展开巡查工作。
除上海外,近日,北京、辽宁、山东、河北等地也发布相关文件,宣布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展开核查。
随着国家带量采购的推进,医药行业税务核查的开展,以及在两票制、医保控费的政策大环节下,加上严查药品回扣、严打医疗腐败,以往依靠药品高定价、渠道空间大来拉动销售的传统药品营销方式将被彻底颠覆。而且在高压市场环境和巨大利益冲突下,医药行业的举报信将遍地开花,药企务必及时转型。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