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卫健委通知:6000家二级公立医院迎来绩效大考!
12月5日,国家卫健委在官网挂出《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明年在全国启动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并发布《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试行)》。其中,“合理用药”一栏中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金额占比”“重点监控药品收入占比与”“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5项定量指标纳入考核。此外,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医师的占比、成为绩效考核指标的其中一项;“医务人员满意度”指标,与患者满意度并列,足见其分量,文件一共包含28项硬核考核指标。
2、挤去价格“水分”,中国将建全国医用耗材监控平台
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5日发布消息称,为解决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的问题,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除西藏外,均已建立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管理平台。下一步将建立全国医用耗材监控平台,提高集中采购效率。国家医保局指出,与正推向全国的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不同,医用耗材国家集中采购的复杂程度更高:一是医用耗材没有通用名;二是医用耗材品种规格繁多,市场分散;三是绝大部分医用耗材只能在医疗机构使用,使用人员水平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并表示,当前部分省份已形成区域联盟,实现价格联动,如西部联盟(14省际联盟)、京津冀一体化联盟等。下一步将建立全国医用耗材监控平台,实现全国范围内数据共享,提高集中采购效率。
3、国务院消息,流通企业大变局
12月3日,国务院官网发布《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生产流通市场格局,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形成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主体、中小型企业为补充的药品生产、流通格局。根据国家药监局公布的《2018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国共有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51.1万家,随着两票制的落地,大批流通企业将面临淘汰,业内人士表示,流通企业要么赚差价,要么吃返利,但谈判中标的耗材要求平进平出,就没办法赚差价,但即使这样,流通企业还是会配送,因为现在重要的不只是挣钱,而是抢占市场份额,把脚跟站稳。
行业正在变革,大批械企已经站在悬崖边,这种环境下,如何活着或许才是械企最应该考虑的问题。
4、一票制真的来了!医药流通企业要么转型,要么出局!
近日,国务院体制改革司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提到:“鼓励医保直接与生产企业结算。根据文件,江苏、安徽、福建、上海、浙江、湖南、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11省将逐步推广一票制。从我国整体的趋势来看,全国逐步落地“一票制”是大势所趋。医疗流通企业的收入结构将会大幅调整。其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将大幅降低,原先的药品销售收入将转换为运输收入,原先的药品购买成本转换为运输成本。医药流通企业在集采药品的运输方面,将沦为运输公司。随着顺丰、邮政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强势入局医药流通流域,中小医药流通企业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医药流通公司按货值收取几个点的配送费,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则靠货物的重量、体积及路程来测算,这个费用的社会物流是低于传统医药物流的。
不管一票制何时会全面到来,从行业趋势看,医药流通的企业和自然人,必须未雨绸缪,跟随市场趋势转型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不然就会面临残酷的淘汰。
5、大批药商,被洗牌
12月2-3日,2019年(第三十六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重庆盛大开幕。会上,关于4+7后医药商业利润下滑,未来还做不做、怎么做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业内人士表示:4+7带来的药品价格大幅下降,确实给整个医药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4+7还不是医药企业最苦的时候,以后还可能会更苦。
这些年,两票制对医药商业影响空前。由于开票次数受到严格限制,药品购销资金流、票流大为缩短,给很多中小型药商带了空前的压力。同时随着4+7品种越扩越多,对医药商业的利润影响也越来越大,药品生产企业会更愿意将品种委托给大型的商业公司,导致小型商业公司会越来越艰难,或者会迎来致命的打击。
6、国务院发文,探索将高值耗材纳入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范围
日前,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发布《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抓住改革契机,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总结改革经验,推进实施以下政策措施,促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放大改革效应,更好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其中关于耗材方面有以下三点:
①探索逐步将高值医用耗材纳入国家组织或地方集中采购范围;②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等联动改革;③积极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7、国务院发文!不按时回款,医院负责人或被全省通报批评
12月3日,国务院深化医改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按照省市对医疗机构回款排名进行公开,对不按时支付货款的医院负责人,还要定期在全省范围内通报批评!可以说对医院回款问题直接点名,而且要处罚到位。此外,还鼓励由医保经办机构直接与药品生产或流通企业结算药品货款。暂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医保经办机构可按协议约定向医疗机构预付部分医保资金。目前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已经达到11个。也就意味着探索医保直接结算货款,斩断医院、供应商、医保的三角债要开始全国大规模推进。国务院下发的这份以药品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医改的方案,将是国家在医药领域又一重大顶层设计变革。也意味着,以药品为蓝本,将延伸至耗材器械领域。
8、国家卫健委发文!二、三级医院要新增科室,又一器械市场要爆发(附设备清单)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加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诊疗管理工作的通知》,要加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溃疡)诊疗管理工作,并要求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创面修复科等相关科室建设。“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要建立创面修复科,尚未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加强创面修复相关临床科室(如内分泌科、普外科、骨科、烧伤科等)的能力建设”。
此外,卫健委还要求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创面修复诊疗工作纳入分级诊疗制度统筹考虑。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结合临床诊疗工作需要,对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尤其是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患者,重点做好康复指导、疼痛管理。
9、医保编码又有新成果!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第一批药品信息
12月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医保药品分类与代码数据库(第一批),共涉及80281条药品信息。其中,基础信息维护包括药品代码、注册名称、商品名称、注册剂型、注册规格、药品企业、批准文号、药品本位码等内容。这些信息能够为药品的招标采购、基金支付、统计分析等领域提供信息服务支撑。医保管理标识信息包括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甲乙类、药品目录编号、限定支付范围、药品目录剂型等内容。这些信息能够为将来统一、规范各地的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工作,做到“全国一盘棋”提供信息基础。这是首次正式发布的药品编码数据库,标志着医保业务编码标准维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向着建成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形成全国“通用语言”的目标又迈进了重要一步。
10、虚增利润4.37亿元!涉嫌财务造假,上市械企面临退市危机!
12月2日,A股上市的千山药机(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的公告》,2015-2018年连续四年净利润实际为负,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据悉,该公司2015年虚增利润达到7950.53万元,2016年虚增利润3.57亿元,两年合计虚增了4.3亿元净利润;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下降34.78%,净利润为亏损24.66亿元,同比下降660.89%。截至此次公告发布,顶峰期总市值高达近280亿元的千山药机,已暴跌至13.77亿元,如今更是面临着强制退市的风险。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