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订单
购物车(0)
0

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六 9:00-21:00

采购商微信客服

采购商微信客服

供应商微信客服

供应商微信客服
投拆与建议
“超级真菌”来自何方?中国一所医院披露15例感染
2019-04-12 14:02:03 源自:搜狐网

  培养皿中的耳念珠菌菌株(Candida auris)。中国已有至少18人感染了一种新型“超级真菌”。此种名为“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的多重耐药真菌已在全球多地肆虐,仅在美国就有587例已知感染病例,死亡率达60%。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已经将其列入“紧迫威胁”的细菌名单。

“超级真菌”来自何方?中国一所医院披露15例感染

图/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官网

  中国已有至少18人感染了一种新型“超级真菌”。此种名为“耳念珠菌(Candida Auris)”的多重耐药真菌已在全球多地肆虐,仅在美国就有587例已知感染病例,死亡率达60%。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已经将其列入“紧急胁迫”的微生物名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告诉财新记者,耳念珠菌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一种念珠菌,国内有分离,但较为少见。截至目前,中国已确认18例耳念珠菌临床感染病例,首例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王辉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广华合作研究并报道,15例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发现,另有2例由军事医学科学院鉴定得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尚红及其团队在发表的论文中指出,由于这一新型真菌容易被误鉴定为其他真菌,该真菌真实的流行情况可能被低估。

  不过,截至目前,中国感染者死亡率明显低于美国。一名接近前述医院检验科的专业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目前该院发现的15个病例全部存活,但中国感染者死亡率较低的原因仍待研究。

何为新型“超级真菌”

  耳念珠菌最早发现于2009年。当时,日本一家医院的一位女性患者的外耳道中分离出的一株子囊真菌,被证实为一种新型的念珠菌,它也因此被命名为“耳念珠菌”,其拉丁文名C. auris中的 auris即有“耳朵”之意。据日本科学家Kazuo Satoh等人论文,耳念珠菌当时看似无害,且与寻常易治疗的真菌十分相似,仍可以使用临床上三大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即唑类、多烯类和棘白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2013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耳念珠菌致死的疑似病例。2017年,一名美国妇女被确认在术后感染耳念珠菌离世。此后,英国、西班牙、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都爆发了不同规模的耳念珠菌感染疫情,英国卫生部于2017年发声明称,英国已有55家医院中的200多人感染该真菌,其中3家医院已出现大规模流行,且难以控制。

  2018年,一篇发表在《菌物学报》上的综述指出,耳念珠菌可在不同环境中长时间存活,包括干燥或潮湿的表面、空气、皮肤、鼻腔和病人的内部组织等。这意味着其极易停留并传播给他人,甚至造成院内爆发。

中国发现18例,可能被低估

  中国第一株耳念珠菌分离自一位76岁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此前其患有肾病综合征和高血压。去年五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教授王辉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广华带领的团队通过合作研究,报道了该病例。

  研究发现,中国菌株与印度、巴基斯坦和法国等国家的分离株亲缘关系较接近,且毒性在小鼠身上释放的毒性远小于白色念珠菌。耐药性方面,与多个国家报道的多重耐药菌株不同,中国菌株BJCA001对临床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普遍比较敏感。

  而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此前有15名患者的临床标本被分离出35株“希木龙念珠菌(C.haemu-lonii )”,尚红及其团队对这35株菌株进行经再鉴定时才发现是耳念珠菌。

多重耐药菌肆虐全球

  耳念珠菌的猖獗或需让人们重新审视当今医疗领域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细菌与真菌的耐药问题。

  “超级细菌”、“超级真菌”是临床上对携带多个耐药基因的多重耐药菌的泛指。如对细菌而言,其可通过不断变异,出现耐药基因,当某种抗生素对细菌无效时,临床上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超级细菌”携带的抗药基因可以在细菌之间转移,会使宿主菌不断扩充对抗生素的耐药种类,从而形成越来越强大的“超级细菌”,对抗生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抗生素的滥用可提升细菌们的“升级”速度。

  在“超级细菌”之后,像耳念珠菌这样的“超级真菌”也走入视野。与细菌类似,真菌也不断进化着自身的防御以适应越来越强效的抗真菌药物的打击。

  耐药“超级细菌”危机再现 [2016-06-20]

  近一个月以来,“超级细菌”这个词汇再次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据路透社2016年6月12日报道,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水上项目竞赛所在地附近发现“超级细菌”。5月底,美国也公布一起本土性“超级细菌”的病例,震惊全美。在中国福州,5月中旬,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在前来就诊的一位11岁男孩鼻腔分泌物中发现了一种名叫“耐甲氧西林金葡菌”的“超级细菌”。

  “超级细菌”是临床上对携带多个耐药基因的多重耐药菌的泛指。当某种抗生素对细菌无效时,临床上可以采用其他种类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而“超级细菌”携带的抗药基因可以在细菌之间转移,使宿主菌不断扩充对抗生素的耐药种类,从而形成越来越强大的“超级细菌”,对抗生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美国“超级细菌”事件再敲抗生素滥用警钟 [2016-05-30]

  2016年5月26日,美国微生物学会刊物《抗生素与化疗》报道了美国本土首例人感染携带MCR-1基因的大肠杆菌(E.coli MRSN 388634)病例。

  该大肠杆菌的质粒上编码了15种耐药基因,并且对被称为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的粘杆菌素(Colistin)具有耐药性。媒体和公众都陷入了对于这类抗药性极强、抗生素无能为力的“超级细菌”的恐慌之中。

  “超级细菌”,主要是指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的细菌,而不是指其对人体的杀伤力很大,滥用抗生素被公认为是产生超级细菌的一大原因。

  中国围堵“超级细菌” [2010-11-01]

  一种在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首先发现的“超级细菌”,终于在中国露出行踪。实际上,它在中国这个抗生素滥用最为严重的国度,已经潜伏了至少半年以上。

  此前,研究人员8月11日在《柳叶刀·传染病》杂志刊文披露,有一类携带新基因“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下称NDM-1)的超级耐药细菌,几乎所有抗生素对其都束手无策。

  当时,中国内地尚未有这种“超级细菌”的报告。但事实上,它已经隐藏在中国的某些地区。

  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中国疾控中心)举行媒体通气会称,在宁夏两名新生儿和福建一名老年患者身上,共发现三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


先采购,后付款!药械网联合多家金融机构推出全新金融解决方案

  关于我们

  药械网(ID:yaoxie9999)性质:第三方药械B2B电商平台

  药械网定位:全国民营医院阳光采购平台,全球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对象:采购商、供应商、配送企业、金融机构等


相关商品
相关文章
热门店铺
关注我们

每天几分钟,知晓医药事

72小时热文榜
热门话题
  • 国家监管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A认证

  • 三级等保

    公安部信息安全三级等保认证

  • 正品承诺

    资质监管严格审查 厂家授权正品保障

  • 低价保障

    厂家直供缩减中间环节 确保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