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项非常受欢迎的“全民运动”——掏耳屎。大家都掏过吧?
这项“运动”衍生了不少周边,也就是所谓的“掏耳神器”,例如棉签、耳挖、手指头、火柴棒等等。左掏掏、右挖挖、上挠挠、下刮刮,要是能稍微弄出点耳屎来,真是令人欣喜若狂呀,酸爽!
(图源:全景网)
耳朵真的是越干净越好吗?
耳朵不可随意掏
带有“屎”字的东西,都不怎么招人待见,因为人们会感觉它——脏。
不过,这真的是误会耳屎了。
耳屎的真名其实叫做“耵聍”,这样一听来,是不是顺耳多了呢?
我们来解释一下吧:
耵聍是来自于耵聍腺的,它位于人们外耳道里的皮肤上,和其他腺体类似,都会分泌某些物质。而耵聍腺分泌出来的,就叫耵聍,人们称之为“耳屎”。
(图源:全景网)
人们为什么要分泌“耳屎”?
耳屎其实是护耳的
它们可是大有作用,为了你的耳道健康,贡献了不少价值。
1、润滑保湿:皮肤干燥会引起瘙痒症。同理,耳内的皮肤如果干燥,一样会引发瘙痒;而耳屎存在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润滑保湿,防止耳道内的皮肤过于干燥,而产生不适。
2、保护耳膜:耳屎挡道,挡的是外来异物的道;避免水滴、沙石等对耳膜产生直接的刺激,起到了“禁卫军”的作用。
3、抗菌消炎:耳屎不是垃圾、废物,当中有溶酶菌、免疫蛋白等可以抑制或消灭某些细菌,保护耳道健康。
4、自主清洁:大部分的耳屎都能自主排出。另外,咀嚼或下颌运动也能帮助耳屎不断地运送出去。所以说,一般情况下,都不需要掏耳朵的。
(图源:全景网)
没什么事情别乱掏啊
错误的掏耳方法容易损伤耳朵
切忌掏耳用力过猛——小心擦伤耳道,甚至是导致鼓膜穿孔,损伤听力
切忌掏耳手法不当——非但没把耳屎掏出,反而将它们推向更深的耳道,导致耵聍栓塞
切忌掏耳工具不洁——注意别把工具上的病菌带到耳道内,导致真菌、细菌感染
切忌经常性掏耳——越是经常掏耳,就越容易刺激腺体分泌耵聍,容易引起耳屎越掏越多
(图源:全景网)
耳屎多或少都不利于健康
什么情况下应该掏耳?
当耳屎堆积太多,无法自主排出的时候。
前面说到,耳朵有自洁功能,正常情况下能自主排出。但也有非正常情况的时候,就是耳屎日积月累堆积太多了,万一阻塞了外耳道,可能带来很多问题。
这种情况,医学上叫做“耵聍栓塞”。
具体到个人的时候,通常是这样的表现:听力下降、耳朵闷胀,偶有耳鸣、眩晕的感觉;这时候请不要自作主张随便掏耳,应该到耳鼻喉科就诊,让医生帮忙解决问题。
掏耳朵这件事情,也是不得马虎呀。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如有内容和图片等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邮箱:1917417602@qq.com))
关于我们
药械网(ID:yaoxie9999)性质:第三方药械B2B电商平台
药械网定位:全国民营医院阳光采购平台,全球健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对象:采购商、供应商、配送企业、金融机构等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