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27日是第四个“世界头颈癌日”,一场针对头颈癌患者的大型义诊活动在我院6号楼1楼大厅举行。本次义诊联合了耳鼻喉科研究院、头颈外科、放疗科、护理部、宣传文明办、食管发音训练室及“新声援好友会”喉癌康复志愿者,共计接待100余人次,取得良好反响。
当天下午两点,义诊活动正式开始。义诊团队由著名头颈肿瘤专家周梁教授和王胜资教授领衔。早已排队等候在现场的患者们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急切地坐到义诊专家面前,倾诉着自己内心的困惑:“我的肿瘤是早期还是晚期?”“我的肿瘤还能手术吗?”“手术以后还能讲话吗?”“手术以后需要放化疗吗?”“怎么防止肿瘤复发?”“吃东西有什么禁忌吗?”“出院后在家怎么护理?”“我手术后能像你一样用食管发音吗?”……头颈外科、放疗科、护理部、食管发音训练室的义诊专家们认真细致地倾听并耐心详细地回答了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新声援好友会”的三位喉癌康复志愿者用自己与喉癌抗争的切身经历鼓舞前来咨询的患者,鼓励他们坦然地面对治疗,告诉他们全喉切除并不可怕,食管发音仍然能够让他们重新发出新声,志愿者们愿意为术后患者提供食管发音技巧的帮助。
义诊结束后,三病区的护士来到现场表演了她们精心准备的手语舞蹈《感恩的心》,以此感谢冒着酷暑前来参加义诊的专家、喉癌康复志愿者和头颈癌患者,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周梁教授亲切慰问并感谢了前来参加义诊的志愿者们。
头颈癌是全球第六大高发癌症,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超过90%的病理类型为鳞癌。全球每年约有64.5万例新增的头颈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50岁以上多见。因头颈部解剖部位隐蔽,早期肿瘤患者症状不典型,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于中晚期,虽然经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的治疗,但晚期头颈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仍不理想,给患者和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资源的损失。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发现和诊断的头颈癌经过恰当治疗后往往疗效及预后较好,因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于头颈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非常重要。
我们希望通过在今年“世界头颈癌日”举办的义诊活动,提高大众对头颈癌诊治的认识,让头颈癌患者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最终达到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负担和节约社会医疗资源的目的。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