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大家并不陌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禽流感的发生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研究表明,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染源为携带病毒的禽类。传播途径仍需明确,但是有研究认为,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行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感染禽类。少数案例中,当儿童在散养家禽频繁出现的区域玩耍时,暴露于家禽的粪便也被认为是一种传染来源,而且多数证据表明存在禽-人传播,可能存在环境(禽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人传播,以及少数非持续的H5N1人间传播。目前认为,H7N9禽流感病人是通过直接接触禽类或其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环境而感染。那么哪些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禽流感呢?
一、提高自身免疫力:应加强体育锻炼,通过快走、跑步、游泳、健身等达到锻炼的效果。规律作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不酗酒。
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禽流感的关键: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污浊不流通场所;减少在人群密集地区久留;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口、鼻,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不用脏手揉眼。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
三、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避免接触染病的禽类,如鸡、鸭;避免与禽流感患者接触;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避免食用活的或未经煮熟的鸡鸭,特别是煎鸡蛋一定要煎透,避免蛋黄不熟。购买正规厂家有检疫证明的禽肉蛋产品,注意查看检疫标识,不要买无证、来源不明产品。
四、及时而彻底的疫区环境消毒: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热及紫外线均敏感,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70℃加热数分钟,阳光直射40-48小时以及使用常用消毒药均可使该病毒灭活。
五、在疫区的人员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自己的眼睛、鼻、口。
六、一旦出现感冒发烧症状时要加以注意,及时就医: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七天,早期病症和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在流感初期,一个是多喝水,补充水分,不要在口干舌燥的情况下吃退烧药,一定要在补水充足的情况下用药,否则容易造成肝肾器官损害。另外一点不要随意用抗生素,病毒性感染,用抗生素也没有什么疗效,反而会有副作用。
上述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预防禽流感的发生,面对禽流感,大家不要恐慌,做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的工作,我们必定会战胜禽流感的恶魔。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