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不叮主要用于皮肤抗菌、防感染、驱蚊虫。沐浴时加入适量本品于水中或直接涂抹于外露皮肤,可令你的肌肤清凉舒爽、远离蚊虫困扰,是居家旅行必备之佳品。可是你知道蚊不叮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吗?
误区一:过量使用
为了避免蚊虫叮咬,经常倒很多蚊不叮涂抹在全身各个部位。
但这样做,有的人会出现身体发痒、冒冷汗的症状,所以抹蚊不叮要适量,避免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误区二:患皮炎后使用
蚊不叮含有一种叫“伊默宁”的成分,它可使蚊虫丧失对人叮咬的意识。如果在患皮炎后涂抹蚊不叮,不但不能治疗皮炎,“伊默宁”成分还可导致皮肤出现过敏反应,加重皮炎症状。患皮炎的患者可在电蚊香片上滴4-5滴蚊不叮,既能驱蚊又可避免皮肤过敏。
误区三:涂蚊不叮后立即进厨房“点火”做饭
很多人都忽略了蚊不叮使用后的注意事项:请避开火源使用和储藏。这是因为蚊不叮中含有75%的酒精和5%的香精成分,一旦靠近火源就会点燃。所以抹完蚊不叮后不要立即使用火或靠近火源,比如:点蚊香、点烟、使用有明火的灶具等。
误区四:给孩子用成人花露水
妇幼专家建议家长给孩子要选专用蚊不叮,在洗澡时如使用蚊不叮应先稀释四五倍,且避免孩子的眼睛直接接触。
蚊不叮有哪些常见误区?针对这个问题上文已经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想必您对于这个问题也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