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日报:普天药械网每天为用户提供全面及时的医药资讯,您只需花几分钟时间,便可知晓全行业最新、最热医药事件。
1、抢占基层市场 美国大医院推出微型医院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美国城区及城郊医疗服务供不应求。一些大型医疗机构抓住这一契机,开始设立微型医院。微型医院拥有全方位医疗服务(如完善的急诊服务和住院服务),只是规模不大,一般只有十来张床位。它们能为居民提供快速急诊服务、门诊手术、初级护理及其他医疗服务。
分析人士认为,微型医院与独立急诊部(近年来在人满为患的大都市十分盛行)非常相似,但又有区别。微型医院功能更齐全,除了能提供急诊服务、有一定诊断能力、配备有实验室及成像设备外,还可为急诊患者提供住院服务,另外还设有手术间、产房。除此,微型医院还能提供现场或就近初级治疗及专科服务,如拉斯维加斯(Las Vegas)的微型医院二楼就单独设有专科医生和初级护理医生办公室,如有需要,可直接转接患者。(来源:健康界)
2、深圳新条例:二三级医院可限制接诊 患者有权复印全部病历
深圳市卫计委31日主办《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主题沙龙,邀立法、行政机关、医学界等专业人士,对历经两年四审方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简称:条例)进行讨论。
该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作为中国首部地方医疗基本法规,《条例》被寄望于为医改挺进“深水区”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
此次医改集中在门诊限号,引导患者分层就医;完善基层医疗设施,分流大医院压力;定义医院为公共场合,利用公安力量维护医院秩序;透明就医过程,共享病历资料四大方面,多处法规有大胆的制度创新。
据论证,实行门诊限号有利于降低医疗风险。深圳医疗条例不仅通过立法明确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职能,而且规定二、三级医院可以适当限制接诊非急诊、非转诊患者,同时门诊医生还可以限号。这意味着,以后大医院可能会对普通发烧感冒之类的小病就医进行限制。(来源:中国新闻网)
3、13家公立医院将委托给名校运营管理!薪酬自己定!
公立医院改革一直是深圳医改绕不开的热点话题,自2010年成为全国首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以来,深圳积极推进医疗、医药、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有效遏制公立医院逐利动机,回归公立医院公益性。据统计,2015年全市公立医院门诊病人次均费用201.98元,低于全国233.9元的平均水平。住院病人人均费用9014.21元,略高于全国8268.1元的平均水平。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从2012年的38.7%下降到2015年的32.6%。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近年来陆续引进香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名院来运营管理,以此推进“管办分开、政事分开”,以期逐步形成符合深圳实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据悉,未来五年深圳新建的13家市属公立医院,将全部采取此模式,委托给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名院名校运营管理。(来源:南方日报)
4、医药电商或走下神坛 预计交易规模同比增长降至33.3%
都说医药电商很火,但从中国六大终端用药市场蓝皮书来看,此前靠补贴的药品B2C正在面临增速下滑的问题。
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网上药店总体销售规模达110亿元,较2014年增长52.8%.其中药品规模达到30亿元,在网上药店经营中占比仅为27.3%,较2014年增长57.9%.该报告还预计2016年网上药店全品类交易规模将达到160亿元,药品单项增长至40亿元,同比增长将降至33.3%。
事实上,对此前靠烧钱做大营收的路径,业内已经有所反思。京东商城医药健康事业部总经理魏凯近日就公开指,3.0时代两类医药电商将被淘汰,其中一类就是那些通过烧钱补贴换取客户扩大规模,还自以为这些客户是朋友,忠诚度有一天会换来盈利的公司。(来源:南方都市报)
5、更美、新氧等医美平台们上线保险业务了?我们聊了聊几个核心问题
8月25日,更美联合一诺管家、中国人保上线了意外险。该款产品的保费为25元,保额为50000元,用户购买年龄范围为3岁~70岁,能覆盖目前80%以上的医疗美容服务类别。未来的3到6个月内,更美会将这个范围再扩大到全部的整形手术。
不到一个礼拜的今天,新氧联合悟空保、泰康在线举办媒体交流会,宣布也即将上线一组名为氧气保的意外险和效果险。从新氧披露的保险产品方案来看,氧气保为用户保障了3大类型的医美项目:微整形、鼻部整形和眼部整形。保费也分19.9元和99元两档,保额从400元到50000元不等。(来源:36氪)
6、微信已经合作了6万多家药店,它在怎样渗透互联网+药店?
在微信发布的Q2财报中显示,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8.06亿人次,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微信的使命是连接用户,再嫁接商业,最终为用户提供服务。
在“互联网+药店”蓝图中,如何落地是微信下一步亟待解决的事情。据透露,微信将联合中康资讯成立一个互联网医药俱乐部,提供互联网技术分享、互联网+医药工具培训、会员整合、资源共享、会员企业互访等服务,其目的就是为解决“落地”问题。
互联网医药俱乐部实行邀请制,通过俱乐部理事会邀请的医药精英或企业才可成为俱乐部会员;俱乐部会员有权力向俱乐部理事会引荐您的医药界友人,商业伙伴。但他们仍需通过俱乐部理事会的最终审核。
微信就是一个平台,不会去吃药店这块“蛋糕”,只是为了帮助药店服务好用户。(来源:动脉网)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