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宣布,将建立非公立医疗机构社会信用评价与服务能力星级评审制度,以推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信用行为。
当前,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公信力和整体规范化管理能力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障碍。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相关负责人和多家民营医院院长表示,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非公立医疗机构具有自身特点,通常是“大专科、小综合”;从社会作用上来讲往往作为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这使得现行的医疗机构等级标准不能完全适应非公立医疗机构评价需要。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介绍,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已取得商务部核准的非公立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的国家资质,并将于近期开展相关工作。信用评价将按国家统一规定分为“三等五级”,即分为A、B、C三等,下设AAA、AA、A、B、C五级。星级评审分为三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评审结果由评审委员会审议,并向社会正式公布。医疗机构将被授予相应的有效期为3年的信用和星级等级证书、标牌。
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王胜利处长指出,协会成立两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立医疗事业今后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市场经济中的信用体系建设,多次印发了整顿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市场秩序,提高诚信意识,履行信用承诺,提高履约能力。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开展信用评价工作,抓住了行业发展特点,希望今后行业协会要发挥主体责任作用,主动推动行业自律,规范行业信用行为。要坚持行业信用评价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会员单位自愿参与为原则。
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在研讨会上发言时表示,近年来,社会办医发展迅速,总体是好的,但也有不规范的医疗现象出现,通过信用评价有利于加强对社会办医的管理,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规范行医,提高管理水平。北京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副会长赵锡银说,这种评审和评价是对民营医院的“一次把脉问诊”,可以了解民营医院的服务水平到底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并促进民营医院发展。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管中心处长张涛表示,建立信用评价和服务能力评审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失信机构的惩戒力度,打击虚假广告和骗医行为。非公立医院的社会信用评价和服务能量的评审要逐步完善分类管理细则,加强“双评”工作经验推广,建立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平台。通过评审的医疗机构不仅将载入国家商务部A级社会信用名录,为其今后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对其实施证券化管理,资产重组、并购以及获得国家政策扶持和银行贷款优惠政策等方面也将是重要的信用依据。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