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日报:普天药械网每天为用户提供全面及时的医药资讯,您只需花几分钟时间,便可知晓全行业最新、最热医药事件。
1、发改委鼓励处方外流 药品销售挤向零售端
7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同时,禁止医疗机构限制处方外流的方向再次得到明确。《方案》提出,2017年底前完成研究制定创新和优秀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目录。2016年启动实施大型医院创建药品、器械示范基地。鼓励医药企业与大型医院合作建设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示范应用基地、培训中心,形成示范应用-临床评价-技术创新-辐射推广的良性循环。自2009年新医改以来,一系列政策推动医药分开。此前出台的多个政策文件均明确提出,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不过,多年来,在“以药养医”的医疗环境下,公立医院主导处方药市场的格局尚未完全改变。据海通证券测算,2014年国内医院药占比约为38%,如果压低至30%,意味着1/4以上的药品将被挤出医院。在医院用药结构中,约55%为针剂、45%为口服制剂。由于针剂风险较大,在院外没有注射渠道,因此只能是口服制剂流向院外,在药品总量挤出1/4,且只能是占比不足医院用药一半的口服制剂被挤出,意味着1/2的口服制剂将被挤向零售终端。(经济参考报)
2、沈阳年内试点公立医院改革 药品零差率销售
近日,沈阳政府网公布了《沈阳市2016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对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全民医保、卫生信息化等方面作出部署。全市将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年底前启动1至2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为了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今年,全市将完成9个医联体建设。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体系建设,基本药物监测覆盖率达到100%。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人均筹资水平不低于25元。调整职工大额补充保险政策,减轻职工医保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此外为了促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新增部分全部用于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沈阳晚报)
3、发改委部署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
昨日从发改委获悉,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具体包括2017年底前研究制定创新和优秀药品、医疗器械产品目录;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医疗装备应用推广。2018年底前加快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等。此外,2016年启动实施并持续推荐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医药生产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并购、重组,该分工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负责。(中国证券网)
4、深圳医改“去行政化” 将全面取消新建医院编制
长期以来,中国公立医院“管办不分”、“政事不分”以及现有的编制管理方式等受到外界诟病。公立医院行政化色彩浓厚被认为是阻碍医改的一大问题,“去行政化”则被广泛认为是医改的必由之路。在全国的医改中,深圳市率先在新建市属医院全面取消编制,按照岗位管理模式采取全员聘用。我国卫生事业单位编制标准的制定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编制”已限制了政府财政拨款,导致公立医院内医务人员收入呈现“二元结构”。在我国,“编制”是各级财政部门拟定财政预算和核拨经费的主要依据。事业编制经费来源一般由国家事业费开支,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置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范围内,财政部门才能列入政府预算范围并核拨经费。此外,取消编制后,医院可以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和功能定位来安排工作岗位,解决业务需求和人员配置不匹配的问题。李创认为,“去行政化”,“取消编制”不能简单理解为摘掉帽子,而是不用行政的手段来管理医疗资源,不要按照编制来给医院拨钱。(新京报)
5、叮当智慧药房首推4.0模式,看传统药房如何全面融入互联网?
国内涌现出数量众多的医药健康类APP,更有BAT等互联网巨头高调入场,争相在互联网医药领域布局。互联网医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药房,而传统药房发展至今主要包括了四个阶段:药房1.0阶段是超市化,药房从柜台式转变为超市开架式销售;药房2.0阶段是连锁化,通过规模化采购、统一管理,最终实现给用户带去服务;药房3.0阶段是多元化,药房的商品及服务更多样;药房4.0阶段则是从用户痛点考虑、用心服务每一个进店用户。其中,率先提出药房4.0智慧化的叮当智慧药房推出在线问诊、健康体检、极速送药等一系列互联网升级举措,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健康服务。叮当智慧药房的4.0智慧升级,意在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服务的健康管理,为优化服务流程提供“土壤”,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展到更多城市、更多人群当中。从中,也能看到叮当智慧药房身上,具有CVS等国际化智慧药房的影子。而叮当智慧药房则用更为贴近中国国情的方式,提供在线问诊、健康体检、极速送药等智慧化服务。(赛柏蓝)
6、互联网进诊所,分散性和区域性制约规模化发展
延续2015年的趋势,互联网医疗公司开始转向线下铺设诊所。在轻诊所模式证明失败之后,2016年,重资产模式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重资产的转向表明市场正日益认识到医疗的本质,也逐步理解了市场需求和复杂的支付体系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对于互联网医疗公司来说,进入诊所来救活自己是毋庸置疑的。当前无论公司大小,个个都在规划自建或收购民营诊所。互联网公司的目标主要有二,第一,在资本市场趋冷的现实下,互联网医疗的概念已经难以获得投资,互联网公司开始寻求开发新型诊所模式,给市场继续讲故事,以期获得新资金的支持。第二,通过进入线下以获取一部分营收,缓解线上纯粹烧钱的窘境。线下诊所毕竟是熟人医患服务,也容易建立与用户的长期互动,有助于产生稳定的现金流。诊所市场分散这一特性不仅体现在香港这样单个地区市场,在美国这样的巨大市场也是这样。对于全科和专科诊所业务来说,市场仍然是分散的,由医院的卫星站、单体医生诊所和一部分区域性医疗机构来提供,单个市场份额都非常小。(村夫日记)
7、互联网医疗线下入口争夺战:腾讯、阿里、平安已入局,你在哪里?
过去几年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于是许多从线上起家的互联网医疗企业,过去两年纷纷向线下延伸,比如春雨医生和腾讯投资的丁香园,分别以合作和自营方式展开了线下诊所的布局;腾讯投资的微医和马云旗下的阿里健康,则分别推出“乌镇互联网医院+药店合作计划””和“中国医药O2O先锋联盟”,与全国各地的连锁药店展开广泛合作。近期金融保险巨头平安更是推出万家诊所计划,目标是打造覆盖全国的诊疗服务平台。诊所和药店,是未来医疗向基层下沉大趋势下最有可能的两个入口。而家庭医生是目前市场认识相对模糊的一个领域,未来蕴含着丰富的可能。进入2016年的下半段,纯线上模式已经被充分“证伪”。随着国家对分级诊疗的推动、基层首诊率的政策目标逐渐落实,互联网医疗的重心必然向线下转移,诊所和药店作为互联网医疗线下入口的战略价值,将在未来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家庭医生作为医疗服务乃至未来整个健康管理的入口,线上虚拟方式是个值得探索的方向,而最可能的方式还是附着在诊所、药店这一类线下入口。(动脉网)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