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省发改委的消息,福建近日召开省属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要求——8月份之前,完成省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医疗服务价格怎么调?往上调,还是往下调?
病人看病的支出,花费更多,还是更少?
我们结合四月底出炉的《福建省2016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一起解读。
1、医疗服务价格,8月前完成调整
根据媒体报道:福建省级公立医院实行药品、耗材零差率改革以来,总体上比较顺利。按照省委、省政府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先平移、后理顺”的部署,今年省级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可吸收厦门、三明市做法,分步实施。
我们可以这句话:“吸收厦门、三明市做法”。所以,先看看厦门和三明,是怎么做的。
2、厦门:两降与两升
厦门是全国首批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2015年7月15日开始,厦门市全面实施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表现为“两降两升”。
两降
◆ 耗材降价,实行耗材零差率;
◆ 降低部分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价格。
两升
◆ 调高部分使用耗材较多的手术类价格;
◆ 调高部分体现技术能力的诊察费价格。
从厦门的探索来看,公立医院医疗的服务价格,是“升”;不过,服务价格“升”的同时,药品、耗材、设备、器材检查化验价格也要“降”。
3、三明:医生回归“看病”本色
截至去年9月,三明市先后4次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
其中分两块:
一块是医生诊疗费。比如三级医院,按不同专业职称,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生、住院医生,过去挂号费统一都是1.3元,诊查费则分别为7元、4.5元、2元、1.5元。调整后,两项合一统称诊查费,按职称分别为48元、38元、28元、18元。
另一块是医疗服务,共涉及3100多个项目。其中调高的有2400多项,降低的有730多项。凡属医疗服务技术劳务型的,均调高;凡属器材检查化验类型的,全部调低。
4、看病到底能不能便宜?
有朋友大概看急了:价格有的升、有的降,加到一块,究竟是涨还是跌?
这个还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以厦门的手术类阑尾切除为例。
抽样病例
4天住院总费用为8146元,价改后总费用为8168.5元,增加22.5元。
提价部分:阑尾切除术每例50元、麻醉每例60元、住院诊察费4天合计12元,合计增支122元;
降价部分:取消耗材加价每例59.5元、剔除血型鉴定2项计每例40元,合计减支99.5元。
增加22.5元部分约70%由医保基金支付,患者承担很少,但对于医院和医生而言,这体现对医护人员劳动价值的尊重。
总支出下降的例子也很多。
以三明医改为例。
2015年出院患者医药费用
三明市三级公立医院平均为7104元,福建省平均为12774元;
县二级公立医院平均为4184元,全省平均为4642元;
基层一级医疗机构平均为642元,全省平均为1481元。
如果能实现为患者省钱、为财政减负、为医务人员增加收入,当然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5、“腾笼换鸟”,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福建省提出:
根据药品集中采购腾出空间、控费工作及医保基金支出情况,采取“腾笼换鸟”的办法,理顺省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
“腾笼换鸟”顾名思义,就是要把过去虚高的药价“腾出去”,把医务人员的“手艺钱”“换进去”。
近期,福建将对省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矛盾比较突出的儿科、护理、康复治疗、内科诊疗费等项目进行梳理,先行理顺,在今年6月1日前完成调整任务;其余的医疗服务价格,将8月份之前完成调整工作。
福建省还提出:
逐步建立以成本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公立医院服务价格分类管理,放开部分竞争充分、个性化需求较强的医疗服务价格,由公立医院自主定价。
延伸阅读
2016年,福建深化医改亮点多:
1、将实行省属公立医院院长目标年薪制,与绩效考核结果相挂钩。
2、打破编内编外人员的身份界限,保留原有编内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待遇,逐步推进编外聘用人员与在编人员同岗同薪。
3、全面开展控费工作,建立公立医院费用控制激励约束机制。医疗机构带量采购产生的低于医保支付价格的差价,上缴同级财政部门,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用于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
4、加强对社会办医监督管理,将其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范围,规范和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诚信经营。
5、重点推动厦门、莆田、泉州等地医疗健康产业园区建设取得突破,吸引省内外及台、港、澳资本或服务提供者到我省设立医院,加快引导福州、漳州等地社会资本办医项目落地建设。
6、放宽多点执业医师职称限制,实行执业医师多点执业备案管理。
7、在乡镇卫生院开展初诊和转诊服务试点。
8、建立乡村医生退出机制。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