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军队采购网发布了一则处罚公告:《47家供应商和有关评审专家及个人违规行为的处罚公告》。
据公告了解,本次被处罚的47家企业,其中有4家医疗器械相关企业违规被罚。
上海捷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瑜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圣博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超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被罚3年内禁止参加军队采购活动。
上海捷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上海瑜行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钱*、上海圣博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吕王**、上海超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吕**,3年内禁止参加军队采购活动。
据公告了解,处罚的主要原因为存在虚列项目套现、围标串标、价格虚高、提供虚假投标材料等违规行为。
3年内禁止参与部队采购活动,也就意味着未来上述医械企业的产品将3年内无法进入军队医院。不仅如此,医械企业的法人以及项目代理人名下的其他公司也将被禁止入院。
并且,据部队医院人士表示,一旦医械公司被处罚,哪怕是3年之后,也仅仅是给与平等地位,基本不大可能继续进行采购。
可以说,一旦在军队医疗设备采购中出现违规,也就基本上等同于被“全面封杀”。
无独有偶,早在去年年底,军队采购网亦公布了一则《关于违法失信供应商处罚的公告》,由于在军队招标采购中存在违法失信的情况,其中就有6家医疗器械企业被罚终身禁止参加军队采购活动。
相比3年禁止参加军队医院采购活动,终身禁止参加军队采购活动,基本等同于这几家企业彻底“凉凉”了。
早在2018年,军队采购网就专门在首页设立了“供应商黑名单”。一旦被列入军队采购供应商“黑名单”,企业将会被处以禁止参与军队采购等不同程度的惩罚,最严将直接禁入市场。
要知道,这可不单单是仅限于军队医院采购活动,一旦进入“黑名单”或者被惩罚,那么对应的在全国的集采行动中都将受到限制。
众所周知,在近期发布的《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中,高值耗材集采范围再扩大,全国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均应按规定参加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近期,安徽省医保局也发布了《2021年度安徽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方案》,骨科植入-脊柱、人工晶体、冠脉扩张球囊、血液透析器4类高值医用耗材被纳入集采,方案同样明确省内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军队医疗机构均参加集采。
随着全国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集中采购进入常态化,军队医疗参与地方集中采购也成基本共识。所以,在全面招采之下,耗材企业的另一大主力市场(军队医疗机构)也面临利润大幅缩水的命运。
并且,这不仅仅是局限于价格和产品的同步,对于所有医疗器械厂家和经销商而言,显然监管和处罚也将会同步到所有招采行动中。
所以,一旦被军队医疗机构处罚或者纳入黑名单,或将面临失去全国集采市场的局面。
在这里提醒各位,无论医疗器械市场未来如何洗牌,合规合法是永恒的前提条件,围标串标、价格虚高、提供虚假投标材料等一切违法行为,也是各地打击的首要重点任务。
药械采购www.yaoxie.com
Copyright 2020 yaoxie.com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闽)-经营性-2019-0023 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国A20150004
闽ICP备14018699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40006 闽公网安备35030502000131号 营业执照:91350300056126227U
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备案编号:(闽)网械平台备字(2018)第00001号
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备案凭证 (闽)网药平台备字 (2023) 第000004-000号